8月2日,中国队选手宋布寒在决赛中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
8月2日,中国队选手宋布寒(左二)、张雨(中)在颁奖仪式后与教练团队合影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
●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灵敏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8月2日,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大运会”)射击比赛继续在成都市射击运动学校进行。当天上午进行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,中国射击队运动员、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宋布寒和队友张雨一起勇夺金牌。此前,宋布寒已夺得两枚大运会奖牌,分别是和队友合作拿下的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银牌,以及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铜牌。
比赛结束,宋布寒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,讲述了赛场内外的故事。
A赛场争锋多次打成平分
8月2日是大运会射击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。当天上午进行的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,中国队派出宋布寒和张雨两位选手出战。值得关注的是,当天上午的比赛,也是宋布寒本次大运会的最后一场比赛。
比赛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资格赛、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资格赛(第二阶段)、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三个阶段进行。资格赛第二阶段,宋布寒与队友以420.7环的成绩排在第二位。排名第一的是一对印度组合,他们打出421.3环的成绩。这预示着,中、印两队将在金牌赛中相遇。
11时55分,金牌赛在万众期待中开始。金牌赛采取“抢16”规则,每轮射击结束后,每队两名选手环数相加,成绩高者得2分,低者不得分。若两队环数相同,则各得1分。积分率先达到16分者获胜。
决赛中,中、印两队争夺激烈,曾多次打平。相互僵持的局势一直持续到下半场。第14轮,宋布寒与队友发挥稳定,均打出10.6环的成绩,以15:13率先拿到赛点。第15轮,宋布寒与队友继续保持稳定发挥,分别打出10.7环与10.8环,再拿2分。最终,中国队以比分17:13领先印度队,获得本场比赛冠军。
至此,宋布寒的成都大运会赛程在夺得一枚金牌后圆满收官。大运会期间,他不仅和队友合作拿下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、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银牌,还夺得了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铜牌,以一金一银一铜3枚奖牌的好成绩,闪耀大运赛场。
B苦练13载磨炼心态意志
印度队在射击方面实力强劲,本次进入决赛的两位印度选手也是宋布寒的“老对手”,在2022国际射联步手枪射击世锦赛中曾交过手,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选手。“当决赛进行到一半,双方战况仍十分焦灼时,我也有过担心。”宋布寒回忆。
“射击项目比赛非常考验运动员的控制力,每一场比赛背后,都是一场心态与意志的考验,心态决定一切。在比赛中,我告诫自己只要战胜自己、稳定发挥就行,经过心态与技法的调整,才有了比较稳定的发挥。”宋布寒说,这次能与队友一起夺得金牌非常开心,也为战胜自我感到高兴。
宋布寒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,2010年开始正式学习射击,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。2016年,宋布寒加入中国射击队。他参加过2017年射击世界杯总决赛、2018世界射击锦标赛、第十四届全运会等许多国际国内大型赛事,获得过团体金牌、团体银牌、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13年心态与意志的磨炼,成就了他今日的风采。关于未来,宋布寒说,希望有机会出战奥运会,为国争光!
■相关新闻
中国选手包揽大运会跳水男子3米板冠亚军
新华社成都8月2日电(记者魏婧宇刘彤)在2日进行的成都大运会跳水项目男子3米板决赛中,中国选手张文澳与梁朝辉毫无悬念地包揽冠、亚军,韩国选手获得铜牌。
从第一跳开始,张文澳就一路领先。全部6个动作中,他有5个都获得当轮最高分,其中第六个动作更是获得102.60的全场最高分。最终张文澳以533.45分的成绩夺冠,梁朝辉以477.30分的成绩位居第二。
几乎遥遥领先全场的张文澳表示,比赛中并没有太关注分差,“更多还是专注于自己,想好怎么做好每一轮的动作”。
接下来,张文澳还将参加男子1米板的比赛,他表示要专注到底,继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。
梁朝辉此前和黄博文搭档获得了男子双人3米板的金牌。他说:“这次大运会有收获,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,以后要努力更进一步,力争进入国家队,在国际赛场上继续为国争光。”
当日还进行了女子10米台的预赛和半决赛,中国选手王伟莹、张蕊顺利晋级3日的决赛。
今日看点
川籍人气选手吴艳妮登场
8月3日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比赛继续,备受关注的人气选手、川籍姑娘吴艳妮将亮相女子100米跨栏赛场。
8月3日田径大项将产生10枚金牌,包括男子跳高、男子400米、女子标枪等;击剑项目将产生男子重剑个人及女子花剑个人金牌;游泳项目将产生5金;中国女排将在3日晚8点迎来与捷克队的1/4决赛争夺;已收获小组赛三连胜的中国女子水球队,将在3日中午迎战小组赛对手南非队……
此外,体操、跳水、乒乓球、武术等项目比赛继续展开角逐。体操项目将进行女子团体比赛冠军的争夺,跳水比赛将决出3个项目的冠军,武术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将产生6枚金牌,乒乓球、跆拳道两个项目将在当天各产生1枚和4枚金牌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